close

~日常生活教育篇(8)~

 

家父在南部小鎮經營一家小電器行近四十年,目前雖已將生意重擔大部分移交舍弟,但是他仍維持親自為客人修理損壞的家電用品。這不僅是小店服務佳的招牌,同時也是父親的一項興趣。因此對於寡言的父親,我們這些兒孫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坐在店門一角,埋頭修理東西的身影。連我不到三歲的兒子,遇到家裡有東西故障,也會馬上告訴我,外公會修喔!父親曾經表示家電用品的故障,有超過百分之四十的比例是肇因於使用不當,當然這包含因為缺乏基本電器知識的使用習慣,以及不當的操作方式。

 

前年九二一之後回娘家,父親給了我一個大型手電筒,這是夜間需在外工作的農人常使用的一種機型,不僅亮度高而且放電時間長,電池可以充電重複使用。當時父親首先詳細地介紹手電筒的各部分名稱,然後示範使用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有兩段開關,以及指出充電處)。他同時已經在燈頭的內側預放了一顆備用燈泡,並告訴我這個燈頭較難取下,父親當場示範了兩次如何取下燈頭,然後看著我練習取下一次。

 

家父店裡的客人有一大部分沒有能力(或習慣)閱讀說明書,因此不論商品的操作方式簡單或複雜,父親都會詳細介紹商品並示範使用方法。另外,這些客人都是住在鄰小鎮的偏遠村莊,交通多半不便利,通常需耗時費力才能來一趟鎮上。所以家父會在新買的手電筒裡放入一顆新燈泡,並教導客人自行換裝。也就是上述的這一段介紹手電筒過程,其實從小到大我不知已經看過多少次了,只是童年的我,視這一幕為理所當然而未曾深思其意。然而在自己成人並就業多年後,重新親自經歷此過程,我才深刻體會到這之間不僅包含有專業經驗的累積,同時醞含了對人的瞭解和關懷,並且也以待人的方式來關照物。

 

適當的操作電器用品,可以延長其壽命,並使它發揮原本設計上的最大功能。但這必須要有正確的基本知識和良好的使用習慣為後盾,如果有適當的引導這一切將能事半功倍。人類"設計"的精密性,遠遠超過任何電子產品。如何使

人類的身心健康發揮其"原本的設計"功能,並積極開發個體獨特的潛能,其實不只是教育上的問題,也應是人類共同關心的主題。

 

人類的身心發展有一個重要的階段:突破地心引力的限制而站起來。站起來的人類,可以完全以腳來移動身體,因此得以空出手來從事其他的活動。然而,如何在行動中,既能維持身體合宜的狀態,又能"心想事成"的達成目標,則是另一項新挑戰。所以當一歲兒的父母以無比的耐心鼓勵孩子站起來後,都知道即將要面臨一個新的親子關係。而此時不僅是孩子成長的新契機,也是父母共同思考以及討論育兒觀的最佳時機。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和合理的限制,以及一位能鼓勵他探索,並在出錯時不至於做出過度反映的照顧者。如此孩子便能不斷地學習認識自己身體的極限以及發展使用身體的技巧。隨著孩子運用身體能力的進展,他們逐漸對自己有信心,並進入對身體動作運用極度有興趣的階段,而開始模仿大人以及想要參與家中日常的活動。事實上,當孩子能夠模仿某個動作時,必須要先具備做此動作所需要的能力,模仿只是將這些能力組合以及透過他自己的意願呈現出來罷了!

 

本期將探討全身動作的協調,這包含在站立時如何讓身體各部位舒適、平衡,如何的走動可以讓身體平衡,並能注意環境而不碰撞家具、物品或干擾他人?在端拿物品和搬運時,不但能維持身體的平衡,同時考慮不傷害自己、他人或損壞物品!以精確的動作開、關各種用品、容器,而達到優雅地完成目標,同時關照身邊的人(不置於發出刺耳聲音干擾他人)或物(將物品弄壞)。這些日常簡單的動作,是孩子模仿大人以及參與環境的啟始點,當孩子能精確地完成這些動作時,代表了他將先前的能力做了最佳的協調。以下將以兩個生活中的一般動作:開、關門以及端、拿物品做討論,讓我們共同來思考,日常生活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eche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