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期我們將進入「動物教育專欄」的尾聲,從前幾期的介紹中,我們瞭解到「認識人類」佔了動物教育的大半篇幅。因為在蒙特梭利36歲教室,認識自己是動物教育的基礎,也是每年都會循環出現的學習內容。我們先進行人體外觀的整體介紹,再逐漸進入感官的探索,同時與教室裡的感官教具結合,然後進入人體的細部介紹,例如:骨骼、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

介紹脊椎動物也是進行動物教育的另一軸線,是將五種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循環呈現。除了以貓作為認識哺乳類動物的主題,同時延伸介紹其它相關的貓科或哺乳動物;也可以選擇狗、兔子、倉鼠等其它哺乳動物作為主題來討論。另外,也可以選擇以此動物類別的整體介紹,例如,與孩子觀察和討論鳥類的整體特性,而在延伸時做其中一種鳥(例如:雞)的細節探索。以上這兩種方式都適合在教室運用,但是不論如何,我們會將五種脊椎動物輪流介紹;同時,要將示範過的教具留在教室內讓孩子自由的重複操作。因此,蒙氏教室的文化區會隨著教具、教材的日漸增加,而愈來愈豐富,孩子也能依照個人能力與速度漸進式的學習。例如,在三歲時觸摸把玩貓的模型,到了四歲,就能將貓模型結合語言學習拼寫活動注音符號,五歲時可能就拿起貓的小書閱讀。或許兩年前,也有個五歲姊姊念這本小書給他聽。

蒙特梭利教室允許孩子以自己的速度學習,同時也尊重老師以個人的風格來經營教室的學習氛圍。這是因為每個老師面對的是一群不同組合的孩子,較有經驗的老師也能觀察孩子的需求來預備與規劃環境。所以,我們會看到有些教室是以較多的語文活動來串連學習,有些教室是以音樂律動,而有些教室則提供較多的藝術活動。

因此,蒙特梭利教室雖有著同樣的架構,每間教室卻又是不一樣的;同一個班級的每個孩子都在相同空間學習,每個人也都有自己不一樣的學習步伐。對孩子而言,是否學得一樣多,是否有一樣的能力,不是他成長學習的要點。文化教育的架構是在給予孩子一把探索世界的鑰匙,進行過程也相同於日常生活教育的目標──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專注力、秩序感以及協調能力,進而讓孩子奠定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基礎。蒙特梭利老師的個人目標,與教育孩子的目標是一致的,從動物教育的進行就可以瞭解。

全世界動物的種類大約有150萬種,如此浩瀚的領域如何和孩子一起探索呢?除了人類自身與脊椎動物的兩條軸線,動物教育的另外一條軸線,就是無脊椎動物的介紹,老師們可以在教室隨機地與孩子進行,例如:這一期我們介紹昆蟲。昆蟲數量遠超過地球上其他所有動物的總數,共佔了地球上所有動物數量的80%以上,我們很容易就能在環境中看見昆蟲。

大部分昆蟲的外型、身體結構和習性,會隨著成長階段的不同而產生奇妙的變化,這種現象就是變態。昆蟲成長的過程,就是變態的過程。蝴蝶、蛾、蜂、甲蟲等的成長,會經歷卵、幼期(稱為幼蟲)、蛹期和成蟲四個時期,每個時期的形態、習性、和棲所都不同,稱為「完全變態」。蟬則是季節性脫殼,每脫一次殼,身體就會慢慢變大。類似蟬這種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就不會經過變成蛹這個階段。不完全變態昆蟲的幼期,如果和成蟲期的生活環境及形態相似,就稱為若蟲,例如蝗蟲;如果完全不同,就稱為稚蟲,例如:蜻蜓。另外,衣魚、跳蟲等極少數無翅昆蟲的成長,也經歷卵、幼蟲與成蟲三階段,然而幼蟲到成蟲的過程僅有身體大小改變,外形和生態習性都沒有變化,就稱為「無變態」。

蒙特梭利博士教育理論中敏感期概念,即是由荷蘭生物學家德佛里(Hugo De Vries)觀察昆蟲提出的成長敏感期所啟發。我們常能經由他人不同的觀察生命角度,得到感動與啟示。尤其和孩子進行動物教育,能夠與孩子觀察生命的視野交融,讓大人得以重新敏銳感官,重製生命印記的版模,使生命的感受力再度敏感。

 

(原載於蒙特梭利雙月刊92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echengwu 的頭像
    sophiechengwu

    齊心齊力讓人無憂無懼

    sophieche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