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暑假常是在務農的阿公、阿嬤家度過。在那個年代,摸蛤仔、撿蝸牛、拾柴枝等,既是小孩的遊戲,也是幫助家計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是當時處於中低年級的我可以參與的,除了釣青蛙之外。有一次,我發現已是青少年的堂哥在削竹枝,一段段手指寬、手臂長的竹枝,堂哥整整削了一下午,最後還在每根竹枝繫上一段釣魚線。堂哥說,竹枝是用來釣青蛙的。
當時,青蛙是常見的動物,鄉下多稱呼「水雞」或是「四腳仔」。平常走路在田埂上,總有青蛙因為被打擾,而一隻隻噗通噗通地跳進水稻田裡。我一聽是釣青蛙,就好奇地嚷嚷著也要去幫忙。然而,第二天一早,一簍青蛙已經在廚房邊。由於沒能參與,我遺憾地問堂哥是怎麼釣青蛙的?原來青蛙是天黑才出來找食物吃,堂哥是在我入睡後才出門的。小青蛙很容易抓,先徒手抓小青蛙作為餌,再將有餌的竹枝,一根根插在田埂邊,就可以回家了。到了清晨,再回田裡收回竹枝,一根根竹枝上,就有著一隻隻肥肥的大青蛙。堂哥說得輕鬆,然而我的腦海裡,卻存著青蛙吃了自己小孩的恐怖困惑。當天中午,阿嬤將青蛙處理煮成湯,看著已去皮的白白青蛙肉塊,我一口都不敢嘗試。從此以後,我對青蛙不僅沒有好感,也沒有興趣。
一直到成人後在幼兒園工作,需要向孩子介紹青蛙,因而讓我對青蛙有更多的瞭解。尤其是陪著孩子一起飼養蝌蚪,一起觀察青蛙的變態過程。縱使已經知道有尾巴的蝌蚪最後會變成青蛙,但當真實的觀察到蝌蚪長出腿,體型由渾圓逐漸改變,而長成了蛙的模樣,我仍會相當興奮,並且一次次驚訝於自然的奧秘!
這也是蒙特梭利文化教育的意涵,老師不僅是設計課程、準備教具,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再出發、再充實,從中重新發現自己。文化教育的內容並沒有對孩子設限,因此成人需要吸收新知,並且融會貫通。掌握各學科知識的整體概念,充分吸收理解後,活用身邊的材料,將自身豐沛的感受力點燃孩子好奇探索的心;再深入淺出的將重點知識,化為能彈性運用在各區域的活動,以及一份份可操作的教具。文化教育看似一趟求知之旅,然而內在核心架構是探索求知的方法、有秩序的學習步驟,以及從孩子的角度親自經驗具體真實生命的歷程。
本期介紹青蛙,蛙類的生命歷程橫跨水域和陸地,讓我們親眼見證地球生命從水裡延伸到陸地的神奇過程,牠們從卵、蝌蚪到幼蛙的成長變化是三億五千萬年前兩棲動物成功登陸的關鍵,讓我們和一起孩子來探索這個生命奇蹟!
(原載於蒙特梭利雙月刊90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