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日前,齊心告訴我,他們有幾個五年級想要在國慶日那天,到大安森林公園玩。
「是啊!我有聽說五年級的人在約出去玩,原來是要去大安森林公園。」我說著。
「只有我們金惡和悅四個人,可能還會有柏,她最近都請假,所以還不知道。」齊心回答。
我心裡覺得有點蹊蹺,問:那其他人呢?
「他們其他人要去四號公園。」心答。
「怎麼會這樣?」我不解又好奇的問。
「好像是:姿不想邀悅,我們覺得不必這樣,就變成最後姿也不邀我們三個了」心說著。
「嗯!如果你們全部五年級出去玩,只有一個沒有被邀請,那真的很奇怪。你們這樣也不錯,會挺朋友。好啊!那媽媽挺你,去大安森林公園玩吧!」
最後,五個小五女生,國慶日相約捷運大安站,自行玩玩去了!
結束時,我到捷運站接齊心,問她,今天好玩嗎?
(其實,我心裡想著,這個她學齡前度過最多光陰的公園,現在還會好玩嗎?)
「超好玩的,我們先在大安森林公園玩,再到麥當勞吃午餐,然後,搭捷運和公車到101。我們去逛新光三越還有去玩投代幣的遊戲。剛好每個人都有帶零食,我們就去野餐。野餐超好玩的!」齊心回答。
我一邊聽著,一邊心理覺得實在沒什麼好玩。
還沒走到家時,齊心就說了,我們下次想要過夜。
「可以啊!你們五個可以睡我們家和室房,應該擠得下吧!」我回答。
「我們想要住在外面,像旅館、飯店啊!」齊心說。
「這樣不好吧!你們幾個小女生!還是回家過夜吧!」我開始警覺的對話。
「可是回家就會有大人,我們不想要有大人。」齊心回答。
「大人有什麼差別?」我不解的問。
「大人就會管我們幾點睡覺啊!」齊心說。
「那你們選一個隔天不必上學的日子,媽媽就不管你們幾點睡。可是,很晚睡會比較好嗎?睡飽了,隔天有精神繼續玩,不是更好嗎?」我說著。
「我們不一定會很晚睡,只是想要幾點睡就幾點睡。」齊心說著。
我大概有點懂,她們就是想要擁有決定權的自由。
「不過,你們幾個小女生應該還不能自己住在外面,看起來就覺得不安全。」我忍不住想要齊心打消念頭,但是,正思索著,應該以什麼角度切入談較好。
「我們都有學防身術,而且你不知道『團結力量大』嗎?」齊心一派淡定的說著。
嗯!我突然想到一本書(好像是紐伯瑞獎系列的青少年文學),孩子大約10、11歲左右會想要離開家庭(到森林裡)獨立生活。
是這樣嗎?這是開始冒出獨立的訊號嗎?我們是否該在孩子出現此發展前,協助孩子準備好相關的知能(那本書就是同時介紹了許多野外求生的技能)?
而只有都市森林可以探索的孩子,應該提供的知能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回應,以鼓勵孩子伸出獨立觸角,卻又不會讓孩子冒無法承擔的風險?還有,很重要的,我又不想加諸任何「恐懼」在孩子的身上。
補充:有過去和姿對一下,首先,表達挺欣賞她的點子(這中間已經冒出領導、協調、規劃的能力練習)。當然,也問了分裂成兩馬人的源由。不過,看來兩邊人的理解與詮釋不一樣。姿的說法是,因為地點喬不在一塊兒,所以,就自動分成兩邊了。